題目
[主觀題]
(一)簡答題(共3道,每題20分) 1.簡述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及其物理組成。 2.簡述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及它們的比較。 3.為什么要進行可行性研究? (二)案例題(共1道,每題40分) 試分析一家普通餐廳的業務。首先,當顧客來到餐廳時,由點菜員攜帶點菜寶(用于點菜的無線終端)到餐桌前請顧客點菜,顧客點好菜后,點菜的信息會通過點菜寶發送出去,點菜信息會被傳送到收銀臺的服務器上用于計算消費金額。其次,該信息也會被傳送到后臺廚房的計算機上,制作菜肴的廚師能直接看到顧客點的菜的品種,方便進行菜肴制作前的配菜環節。再次,該點菜信息也會傳輸到倉庫的計算機上,此時,庫存管理系統會根據所點菜肴相應減少配料的庫存數量,如果某菜肴所需的原料缺貨,庫存的計算機會立即產生缺貨的反饋信息,服務員在顧客點菜時,馬上就可以告知顧客某菜肴的缺貨情況。當菜肴制作完成后,廚房的計算機會又發出通知,告知傳菜員傳菜。顧客確認點菜信息后,可以立刻知道消費的金額;餐廳的打印機可以很快得到詳細報表,上面將列出所有顧客點的菜名、價
二、簡答題 1.管理的特征有哪些? ( 1)自然屬性 (2)社會屬性 (3)科學性 (4)藝術性 2.試述管理的基本職能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之間的關系。 管理是由計劃、組織、領導、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相互關聯、連續進行的活動構成的,這些活動被稱為管理的職能。因此,管理職能也就是管理所包含的各項具體活動。 計劃,就是謀劃,即明確組織的目標和實現的途徑。組織,就是分工和協作,即把人合理地配置起來,讓每個人知道該做什么,讓彼此之間能夠有效協作,形成一種合力去實現共同的目標。領導,就是 “領”著人們、“導”著人們去實現組織的目標。協調和控制,就是使事情按計劃進行,使我們的活動在正確的軌道上進行,實現組織的目標。因此,管理只有發揮其職能,才能夠優質高效地服務于組織目標的實現。 3.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時期?各時期的主要思想觀點有哪些? 管理理論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:古典管理理論時期、人際關系 — 行為科學管理理論時期和現代管理理論時期。 古典管理理論 的 主要代表是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、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和韋伯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。這三個理論被稱作古典管理理論的三大支柱。 他們創立的古典理論學派奠定了管理學的基礎。 人際關系 —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的 主要代表是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、亞布拉罕 ·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、弗雷德里克·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、 維克托 ·弗魯姆的期望理論、道格拉斯·麥格雷戈的X-Y理論、約輸·莫爾斯和杰伊·洛希的超Y理論等。 現代管理理論主要有巴納德的社會系統管理理論 、 西蒙的決策管理理論、 盧桑斯的 權變管理理論 、 威廉 ·大內的Z管理理論 、 迪爾和肯尼迪的組織文化管理理論 以及 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等。 4.管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?如何正確使用? ( 1)法律方法, 正確使用法律方法需要重視法律方法的使用、制定更為具體的管理細則、注意與其他管理方法的配合使用。 ( 2 ) 行政方法, 正確使用行政方法需要領導者牢固樹立管理即服務的意識、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恰當使用權利、發揚民主管理作風、建立靈敏而有效的信息系統。 ( 3 ) 經濟方法,正確使用經濟方法需要獎懲分明、管理方法多樣化和綜合化。 ( 4 ) 教育方法,正確使用教育方法需要充分發揮教育方法的作用、要與其他管理方法結合使用、教育方法使用中的啟發性和實效性、要長期堅持。 ( 5 ) 技術方法, 正確使用管理的技術方法需要重視技術方法的使用、防止技術方法的濫用、恰當地將技術方法與其他的管理方法緊密結合。